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被称为当今世界的第一体育运动,现代足球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深受各国人民所喜爱。我国足球运动虽然倍受国人瞩目,但成绩与期望总是不成正比。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源在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北京、辽宁、天津、山东、延边为代表的北方各省市地区就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足球人才,占据了国家队的半壁江山,而自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北方各省区培养的足球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全面超越南方各省市,成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原产地。现在的各级国家队中北方籍运动员更是占据了半数以上。因此,对北方各省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研究,有益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前全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为我国新世纪足球运动员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对北方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依据相关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北方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以及为国家培养出的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全面超越南方各省市,成为我国足球人才培养的重点地区。2.随着足球环境的整体下滑,足球培训体制种种弊端的暴露,导致众多足球学校、业余俱乐部的纷纷解体,青少年足球运动整体水平有所下降,青少年足球人口逐渐减少。3.投入大,产出小,成材率低影响了家长与孩子选择足球作为今后职业的积极性。4.北方各省区足球教练员大部分比较年轻且具有一定的执教经验,但科研能力较弱,知识结构不完整,普遍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而且没有统一的训练大纲,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不符和青少年发展规律,过早成人化、超负荷训练现象普遍存在。5.缺乏完善的、科学的后备人才输送体制和教练员评价体系,从而使得基层教练员容易进入仅仅是追求比赛名次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误区。6.运动员因为训练方法的不合理,普遍缺乏对足球的兴趣,训练水平与比赛中呈现出的能力不相符。本文从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制入手,分析了现行体制与我国传统足球训练管理体制的特征,结合实地考察经验与国外先进训练理念,以中国足球协会颁发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作为指导思想,对现行体制下导致的教练员水平不一,进而影响到运动员的发展与提高,使青少年足球运动整体水平有所下降这一情况给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