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外劳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产业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分工,但其承载者,则是人,人口的跨国流动始终与全球化的进程相伴随。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从招商引资到“走出去”,对外投资流量进入全球前三。而与中国资金和中国企业一同走出去的是中国劳工,包括企业外派和国际劳务合作人员,总计超过一千万人次。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海外劳工的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中国海外劳工身上承载着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中国制造、中国质量、中国服务的强国梦,关乎中国的大国崛起。然而,由于跨国工作,海外劳工的就业、社保、人身安全、探亲休假、气候适应等都面临着困境。非洲是中国企业投资的热点区域,本文以在非洲工作的中国海外劳工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收集资料,结合文献,对他们的权益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设计阐述了主要概念、理论视角。第二章从劳动权、社会保障权、休息休假权、发展权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海外劳工的权益保障状况,发现海外劳工的劳动合同权订立率较高,劳动报酬高于国内,但不同户籍、教育程度收入差异明显,劳动安全卫生权缺乏保障;拥有国内社保和福利的比例在一半左右,享有所在国社会保险比例更低;超时工作现象比较普遍,探亲休假间隔长,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学习和晋升机会有限,发展权受限。第三章分析了权益保障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工资拖延支付或拖欠;签证不规范而临非法居留困境;受当地气候、治安影响,面临患热带病、人身安全威胁;社会关系依赖同胞关系,当地社会关系相对薄弱;以及职业发展存在固化在海外的倾向等。第四章对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制度被中资企业惯性地延伸到国外,所属单位的单位性质和员工规模的差异,海外劳工自身的人力资本状况差异,以及所在国发展状况不佳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第五章从政府、驻外使馆、企业、海外劳工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合力促进海外劳工权益的改善。最后是结语,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指出了不足,即缺乏与其他国家海外劳工的比较的比较,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为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细做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卫生计生局依托香坊区智慧城区网格化管理框架,提出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的思路,探索了政府主导、社区卫生中心和社区居委会
报纸
城市化快速蔓延过程中,核心区大量农田被侵占,现有农田基本分布在城市边缘,未来,城市扩张仍为常态,农田与城市核心区的兼容性并不乐观。现有研究多关注都市农业与基本农田,针
作为海外劳工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外劳务派遣工在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对外劳务派遣输出的劳工数目持续增多,而这些派遣劳动者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
刑法不得已原则的理论标准以相应的法律制度能够有效调整以及不予调整是否崩溃作为刑法启动的充分条件,在刑法和他法之间进行准确界分,并力图通过刑事和解的灵动应对罪与非罪
高炉炼铁是钢铁工业能耗和碳排放最多的工序。高炉炼铁低碳化是目前国内外钢铁产业减排二氧化碳的热点。高炉使用含碳复合炉料、高炉喷吹焦炉煤气、高炉炉顶煤气循环等是目前
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介绍了中国跨境铁路近年来建设情况,分析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中国跨境铁路间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作用,对未来中国跨境铁路发展提出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考察不同目的的绩效考核导向(发展型和评估型)对不同水平的创新行为(探索性和利用性)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收集了236名知识型员工的数据。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