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预算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风险度量和风险管理工具发展的结果。目前,风险预算理论在国外已为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所重视,特别是在养老基金中的应用。同时,风险预算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适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可以为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风险管理技术保障。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对风险预算管理领域进行了积极探讨和理论创新。
与其它预算一样,风险预算也是一个分配稀缺资源的基本经济问题,不过这里稀缺资源是可以接受和度量的投资风险。本文对风险配置和资产配置在内容与过程上的不同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并提出了基于风险预算的资产配置方法,使投资者能够通过这一方法确定符合自己风险预算需求的投资组合,有助于风险分配的事前把握,做到名副其实的风险预算与控制。
本文还探讨了基准组合和基金经理的选择,以及基金经理人能力对于风险配置的影响,并将基于风险预算的资产配置方法应用于基金经理的选择,使管理者能在事前计划和控制基金经理的积极投资产生的风险,进而将风险预算贯彻到投资的整个过程中,达到全面进行风险预算管理的要求。
最后,本文就风险预算管理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现状的基于风险预算的投资管理模式,并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引入风险预算管理方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