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住房需求日益增长,但是飞速高涨的房价使得中低收入者们望而却步,住房保障制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来看,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并未实际发挥其保障功能,政策的设计和执行都存在不公平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分化。本文从个税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我国住房公积金个税政策的实施现状,探讨其逆向调节的原因,在借鉴他国住房保障个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住房公积金个税政策的改革建议,完善其住房保障功能。住房公积金个税政策是指按规定缴存的公积金本息免缴个人所得税,旨在通过减免个税提高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帮助中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但是近年来,该政策“劫贫济富”现象凸显,收入越高税前扣除的公积金越多,享受的个税减免也更多,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本文首先从制度设计上分析该政策的税收公平性,通过对比分析比例税率下和累进税率下公积金税前扣除的减税效果,论述累进税率制度和公积金缴存挂钩工资收入制度的并向施行导致高收入者获得更高的税收优惠,对收入分配逆向调节。然后再分析住房公积金个税政策实际执行时的税收公平性,从覆盖率、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的角度,具体论述了不同从业者之间、不同地区职工之间、单一收入者和多元收入者之间的税负差异,对比分析个税减免的效果以及收入分配调节的公平性。由于讨论的是住房公积金的个税问题,本文介绍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购房环节的住房保障个税政策,以供我国个税政策的改革借鉴,分别是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税前扣除政策、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利息税前扣除政策、意大利和日本的住房抵押贷款税收抵免政策、爱尔兰和波兰的国家财政贴息制度,从政策概述、税收公平性和优缺点三方面对各个政策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并立足于我国的独特国情,分析不同政策的可借鉴之处与难以实施的局限性。最后,根据我国目前公积金个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改革建议:1.统一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上限,缩小公积金缴存额的差异;2.住房公积金税前扣除改为可退还的税收抵免,不仅可以摆脱累进税率的影响,不缴纳个税的职工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3.制定灵活就业人员的公积金税收抵免政策,非工薪阶层也可以获得个税减免,实现机会公平;4.制定多元收入者的公积金税收抵免政策,进一步扩大公积金个税政策的覆盖范围;5.对低收入者购房实施国家财政贴息,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提供住房保障。同时提出改革的配套措施,包括推行个税自行申报、完善征收管理;建立居民信息动态管理系统;推行公积金立法,加大执行力度。为了分析公积金个税政策改革的效果,本文最后从工薪阶层、灵活就业人员和多元收入者的角度,在假设分析的基础上对改革建议的个税减免效果、税收公平性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