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板在粘土中极限承载力的数值确定方法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限承载力是描述锚板工作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而一个确定的、统一的锚板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前提,也是进行对比分析的前提。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锚板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尚未有统一的方法,且已有的方法大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本文调研收集了以往研究者的确定方法,通过系统对比分析,推荐以锚板完整上拔过程中最大载荷作为极限承载力,并结合大变形有限元数值技术,研究锚板极限承载力。本文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分析了两类典型的物理实验曲线和数值计算曲线。发现在试验中,随着位移增大,载荷先增大后减小,而基于小变形有限元数值技术的计算结果无法合理反映这一现象,因此本文推荐应用大变形有限元数值技术计算锚板完整拔出过程。目前主要有3类大变形数值分析技术:网格重划分法,任意的拉格朗日-欧拉法(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method,ALE),和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法(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CEL)。通过对比,认为CEL法较其它2种方法有克服网格畸变能力强、应用方便的优点,因此本文采用CEL法进行大变形计算。其次,采用已有的10种不同锚板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对两类典型的数值结果曲线进行量化分析,指出各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不确定性、不唯一性和主观性。结合物理实验曲线,推荐使用最大载荷法作为锚板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再次,采用基于CEL法的大变形有限元数值技术研究方形锚板在均质土及线性土中的承载力,以及圆形锚板在线性土中的极限承载力。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CEL方法的有效性;在分析线性土中锚板的承载力时,通过用户自定义子程序,实现了线性土强度分布随锚板拔出的变化;通过与试验对比线性土中锚板上拔至泥面过程中完整的位移-载荷曲线,体现了CEL法模拟锚板在大位移条件下载荷响应的出色能力。最后,将本文提出的锚板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结合基于CEL法的大变形有限元技术应用于不同形状锚板在无重均质土及无重线性土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矩形锚板长宽比增大,锚板极限承载力降低,临界埋深增大;锚板在均质土中的极限承载力普遍比线性土中要高;长宽比大于6的矩形锚板可视作条形锚板;圆形锚板极限承载力比方形锚板极限承载力稍高。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思考的时代,也是一个费解的时代,与传统美有形式牵连的人物和风景从画布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确定的现代性。艺术家最怕被时代甩在后面,因此,很多艺术家在时代面前也变得缺乏主见,被各种风潮所左右,在时代的大潮中,同样作为艺术家田广华却不为所动。  对于艺术,田广华采取了一种与这个时代大多数画家不同的态度,不是去进行全新的、生疏的试验,而是在古典风格中,开拓出自然、清新、单纯而引人注目的现代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