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学习的影子,作业与学习休戚相关,相伴相生。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被众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所重视;作业常常被布置和完成,但很少受到研究者的关爱和垂青。然而,学习并不只是课堂教学的事情,设计和完成作业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学习。研究表明,设计科学的作业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学生参与学习、完成知识构建的重要过程。合理地设计作业对课堂教学不仅能起到补充和延伸作用,更能有效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和以不同的形式完成作业,都是达成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化学作业作为化学教与学的交叉点,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是教师用来督促、检查、了解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驾驭和调控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化学作业,不仅可以检查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能够体验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养成,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和实施正如火如荼,新课改为作业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新课标要求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突出化学学科特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这些要求,仅仅依赖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尤其是积极开辟课堂以外的时间,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使学生作业也成为达成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学化学的作业仍然没有走出传统作业的束缚,观念落后,问题重重,亟待变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对作业的设计上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和尝试,从而构成了本论文的以下几个部分。在论文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本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交代了研究的时代背景及作业设计的发展。论文第二部分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若干理论基础,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迁移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论文第三部分是笔者在大量调查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当前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了本研究的着力点和生长点,为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四部分首先综述了当前化学作业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结合笔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指出了新课程背景下作业设计应遵循的若干重要要求。第五部分的实践环节及实践成效分析是本论文的核心,作业设计的实践环节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成效分析是对在教学中进行作业设计的实践进行的分析。通过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作业设计,发现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有助于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助于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质量。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目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作业设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学习没有止境,作业就永远没有尾声,作业和作业的设计将成为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