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的含义,作为一般术语是指风貌,格调,是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文学艺术上风格的含义,则是指作家艺术家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在这个意义上,作家风格、文学风格和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风格。歌德说:“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王元化译《文学风格论》,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风格是作家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能流传后世的不朽作品,无不以其独特显著的风格著称。因此,相对非文学作品而言,风格问题是文学翻译的核心,译出风格是文学翻译的全部指归。在构成作家风格或文学作品风格的诸要素(如:民族风格、语体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表现风格)中,作家个人语言风格是起重要作用和主导作用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是文学的媒介和工具,我们研究作家作品的风格都是首先着重在研究它的语言风格,作家风格在语言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因此,如何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是文学翻译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文学翻译中的译文风格问题展开自己的一些见解。本文除序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就作家风格(文学作品风格)的含义、风格能否翻译以及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阐述;第二章从藏族传统文学翻译的历史事实着眼,依据《声明要领二卷》(藏族传统翻译理论著作)、《诗镜》(藏族传统文学理论著作)以及历代藏族译师的理论观点客观地阐述了历代藏族译师对风格翻译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认识水平;第三章通过对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内容、形式、译文标准等问题的分析,论述了作为美学的艺术风格范畴的文学风格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第四章结合汉藏文学翻译的实践,详细论述了就如何再现原作语言风格的问题。虽然本人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能够成立,论证具有说服力,论证方法得体而广集资料,细微分析,再三修改和补充,但由于自己才疏学浅,经验欠缺,错误之处再所难免。至此,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