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经济总量和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以要素投入驱动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此,英国率先正式提出了发展“创意产业”的理念。自1997年英国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创意经济以来,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方兴未艾,创意经济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性战略选择。在英国之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创意经济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创意经济环境建设、创意人才培育机制、创意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创意产业贸易政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动创意经济发展,形成世界创意经济发展热潮。创意经济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意经济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在全球创意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近年来也重视创意经济发展,加快创意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已经明显得到增强,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的创意经济发展相比,我国创意产业的层次和结构还较低,创意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意生产能力较弱,创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日趋激烈的创意经济国际竞争中,如何大力发展我国创意产业,切实提高创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创意经济和国际竞争力等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从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和对策体系三大部分进行分析。首先,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创意经济竞争力理论体系,包括创意经济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影响要素和驱动模型等。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主流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国家创意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创意经济发展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和产业优势,但发展环境还比较差,发展潜力也不够强劲,需要在巩固创意基础竞争力和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花大力气提升创意环境竞争力和创意持续竞争力。最后,根据理论推演和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创意经济发展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财税金融政策环境、调整创意产业内部结构、加大创意经济研发教育投入、提升创意经济创新能力、促进创意人才内引外育等增强中国创意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