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妇科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此病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导致异位妊娠、输卵管性不孕、输卵管卵巢脓肿、积水、盆腔粘连性疾病、慢性盆腔疼痛和月经不调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使病人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付出巨大的代价。 研究表明:在慢性炎症过程中,自始至终伴有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顽固的细胞因子活化和伴随而来的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慢性炎症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而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的渗出、激活炎症病理性损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等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影响炎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从目前研究进展来看,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关系密切,其病理变化由细胞因子介导,同时细胞因子在慢性炎症过程中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导致并促进炎症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可抑制炎症的发展。 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既可表现为促炎效应,也会是抑炎效应,这种差别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和背景环境。(1) 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抑炎效应:TGF-β1/Smads基因敲除小鼠表现为全身多器官的过度炎症反应和早期死亡。TGF-β1/Smads信号的破坏也会引起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诸如炎性肠病、哮喘之类的慢性炎症。(2)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促炎效应:TGF-β: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有力趋化剂。TGF-β1的过度表达或给予外源性TGF-β1可以加引发炎症或加重炎症反应。而阻断Smad3信号可减轻炎症反应。(3) TGF-β1/Sma ds信号和促(抑)炎细胞因子存在着相互调节。(4)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NF-xB信号通路、JAK/STAT,MAPK信号通路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有关TGF-β1/Smad s信号转导通路与慢性盆腔炎关系的研究较少。近年来,李华涛在严重烧伤大鼠模型的研究中发现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在进一步降低磷酸化Smad2/3水平同时,可以显着降低烧伤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 a、IL-10、IL-6和细胞粘附分子ICAM-1,E-Selectin,CDIIb的表达。 二、研究目的。 1.观察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中介蛋白Smad2/3在慢性盆腔炎的活化状态,了解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调节慢性盆腔炎的病理生理变化。 2.观察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慢性盆腔炎TNFa,IL-10,IL-6和ICAM-1表达的调节作用。从炎症级联反应的两个中心环节(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激活)切入,阐明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慢性盆腔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 3.观察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病理形态方面的改变,以了解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对慢性盆腔炎病变组织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本实验建立了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通过病理学、免疫学、细菌学技术,动态观察其慢性炎症的病变过程。发现慢性盆腔炎阶段的病变组织内已无细菌存活,但菌体抗原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病变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该模型造模方法、感染方式、传播途径、病变特点与人类慢性盆腔炎相似。 第二部分:慢性盆腔炎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健康成年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12只,慢性盆腔炎组(B组)36只、慢性盆腔炎+SB431542组(D组)36只。分别于造模术后第40天,第50天,第60天,各取N组4只,B、D组各12只实验大鼠处死刨取子宫组织。RNA,RT-PCR法测定TGF-β1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印迹分析Phospho-Smad2/3,Smad3的活性。 第三部分:TGF-β1/Smads信号通路对慢性盆腔炎促炎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通过实验,采用染料摄入法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的能力,以及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Ⅲ、IV型胶原及FN蛋白表达方法(二步法)。 四、研究结果。 1.子宫组织TGF-β1mRNA表达慢性盆腔炎组造模术后40天、50天、60天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图2-2,表2-1)。但模型+SB431542组却显著低于同时相点模型组(P<0.01)。模型+SB431542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模型组之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模型+SB431542组之间比较亦没有统计学意义。 2.子宫组织phospho-Smad2/3、Smad3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2.1 子宫组织phospho-Smad2/3蛋白表达慢性盆腔炎组造模术后40天、50天、60天phospho-Smad2/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SB431542组phosph-Smad2/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P<0.01)。(图2-3,表2-2),模型组+SB431542组与正常组比较没有明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同子宫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是一致的。 3.HE染色结果各时间点模型+SB431542组子宫组织病理评分虽然仍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与模型组相比却有显著降低。 五、研究结论。 1.建立了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其慢性炎症的病变过程。发现慢性盆腔炎阶段的病变组织内已无细菌存活,但菌体抗原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病变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该模型造模方法、感染方式、传播途径、病变特点与人类慢性盆腔炎相似。 2.各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GF-β1,Smad3表达均明显增加,且二者的表达指数显著正相关。反映慢性盆腔炎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呈激活状态。 3.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可以显着降低慢性盆腔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 a、IL-10、IL-6和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表明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可影响慢性盆腔炎的炎症反应。 4.应用SB431542进一步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可以显着改善慢性盆腔炎组织损伤以及纤维化进程。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HCC早期症状隐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很困难,导致肝癌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化疗不敏感,总体治疗效果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本文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的要求,依据最先进的
在全球范围内,胃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而在我国部分地区,胃癌更是位居恶性肿瘤之首,其浸润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