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历史新一页的翻开,各个方面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变更,这是中国重要的特殊转型期。文化的历史发展也在此开始转向,中国油画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敞开的国门收纳着来自国外的各种不同思潮,西方许多艺术思潮与流派又重新被介绍到中国,印象主义就是其中的一员。这些思潮对中国文革后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对其价值的重新认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发展的轨迹,对以后的进步提供参考。本论文就以印象主义在文革后的被重新引入中国这段历史为研究对象,对这个现象进行再认识与思考,通过对“印象主义”与中国文革后油画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梳理多重现象,深究现象发生的根源及其意义。 本篇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文革后中国美术界对印象主义的重新认识及与之相关的艺术活动。首先,为印象主义正名。通过艺术家为印象主义撰写文章和印象主义艺术展在中国的展出,正面的、客观的介绍印象主义。其次,分析文革后中国艺术中的印象主义。通过对文革后中国美术创作作品的分析,阐述印象主义是如何对中国美术进行影响的。第二章探究印象主义被重读的多层原因。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文革后国人被释放的个人情感导致了对“印象主义”等思潮的再认可。其次,文革后“艺术本体”自觉意识的讨论导致了对“印象主义”等思潮的再接受。最后,文革后中国艺术的转向导致了“印象主义”等思潮的再兴。第三章分析印象主义在中国文革后美术中的各种意义。 本课题主要通过文献参考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