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工政策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形成的原则、方式或措施。维护类劳工政策是用政府劳工政策和工会组织规章制度等具备强制力的政策,保障一些特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有效实施与否直接影响劳动者个人的身心状况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且还与整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休戚相关。劳工政策是一国国家政策之基础,维护类劳工政策更是这一基础的核心。本文从理论上对目前国际国内的劳工政策实践做了一个全新的分类,即预防类、维护类和协商类,就其中的维护类劳工政策做了重点阐述。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正处于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再加上外国工业和投资向我国的转入,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发展与劳动者权益维护,尤其是与特殊劳动者权益维护之间的矛盾尤其严重,体现在维护类劳工政策方面的需求和呼声与政策本身的缺陷之间的差距也亟待弥合。我国维护类劳工保护及其政策尚存在不少亟待完善的方面,这些亟待完善的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这类政策所要保护的群体的相对弱势地位导致的。在完善维护类劳工政策的历程中,国际上西方国家已有长足的发展,因此能在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甚至以此缓解和调和一些从根本上说不能调和的矛盾。通过分析这类劳工政策在积淀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劳动保护工作和政策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维护类劳工政策的缺陷和对策,强化其保护对象的力量,并建立起他们与雇主之间的信息均衡或沟通机制,实现二者利益的休戚与共,对于促进劳资双方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符合中国社会“以人为本”的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