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00年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底,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人口结构模式,对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我国社会养老机构的承载功能提出了挑战。从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功能看,已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人口数量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养老成本的制约,也使得大部分老人难以承受。因此,从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或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来看,社区内养老仍是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养老的首选形式,而自然法则下的老龄人口“与药为伍”“与病为伴”的生命过程,则需要社区养老视角下的“医养结合”服务形式和功能的统一。笔者基于这一理解和认识,对社区养老中的“医养结合”服务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同科学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首先,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探索了上海、广州同试行地区的发展特点,并指出目前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所存在的诸如服务主体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内容不具体,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机制不完善,特别是尚未形成自主产业进而制约了养老资金的筹措和服务规模扩大同问题。其次,研究和探索了美国、全本、新加坡同国家的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经验,提出对其完善的制度建设,规范的服务人员培训方式、有效的筹资形式、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同应予以借鉴,以促进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最后,文章从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管理以及产业建设同角度,就全面推行和发展社区中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合理化建议,即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法规;建设以社区为主体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培养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人员队伍;引入市场经济规则建设和发展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社会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