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碳排放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贸易领域,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披上碳排放的外衣,企图以碳为名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为贸易大国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出口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制造业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无论从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苛责与限制出发,还是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出发,探究中国制造品出口碳排放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减排措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2006-2010年我国制造品出口碳排放情况,并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下的制造品出口碳排放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将制造品出口碳排放划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加以研究。研究表明:(1)制造品出口碳排放总量增长较快,但其年均增长率低于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与此同时单位出口碳排放呈下降趋势。(2)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在制造品出口总碳排放中比重相当,且两种贸易方式下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均低于对应两者出口规模的年均增长率。(3)一般贸易出口碳排放的增速高于加工贸易,但其单位出口碳排放下降得更快。(4)进口中间产品有利于减缓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的增长速度,相对减轻了制造品国内碳排放的负担。(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工业这4个行业的出口商品是我国制造品出口碳排放的大户和碳减排的主要调整对象,且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也最多。(6)虽然我国制造品出口造成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制造部门本身,但非制造部门由于提供原材料、能源和服务等投入品而产生的碳排放在制造品出口碳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容忽视。(7)我国制造品出口间接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行业,其次来自服务业;能源消耗和服务消费是制造品出口间接碳排放的主要诱因。最后本文基于所得结论,就我国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制造品出口碳减排,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