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写作方面思维模式与语言迁移的关系及其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以收集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摘要作为材料,分析了思维模式如何影响中国学生的英文写作,探讨一些在英语教学中可行的方法以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的影响巨大这一观点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语言迁移在话语、语义、句法、语音和写作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并研究语言迁移在语言学、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方面对二语学习和运用的影响。本论文从语言认知的层面分析思维模式如何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曲线式表达模式。思维模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思维模式的形成深受母语、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语言迁移的现象在二语习得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不同的交际内容和情境,所产生的语言迁移模式完全不一样。在写作过程中,思维模式对作者的思想的表述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考察思维模式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发现中国学生的曲线式表述方式主要是受到其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曲线式的表述方式的形成,正如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一样,是在母语、本族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形成的。此外,文章还提出一些建议,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和避免曲线式的表述方式。
本文由以下六章组成:
第一章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及结构。
第二章简要介绍语言迁移的定义并回顾在语言迁移这一领域学者们所取的一些成就。
第三章介绍语言迁移的七种主要模式,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评述。
第四章从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阐述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及中国学生曲线表述的关系。
第五章从所收集到的学生毕业论文摘要作为材料,通过历史的、文化的和认知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清楚说明学生的曲线表述方式深受其思维模式的影响。思维模式的影响也是一种体现在历史、文化深层次方面的语言迁移现象。
第六章总结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曲线表述方面的研究并对现实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