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求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伴顽固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is,RA)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预测指标。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符合研究要求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指南对RA诊断要求且经影像学证实存在PVT者39例列为A组,随机选取同阶段失代偿期肝硬化73例列为B组,合计112例。收集的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资料,明确诊断后首次空腹血液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经过归纳整理指标间差异及阅读相关文献选择可能有意义的指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A、B两组间比较:病因、糖尿病病史、年龄、自发性腹膜炎(SBP)、消化道出血(GIB)、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尿素氮(BUN)、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与肝硬化伴RA合并PVT形成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间比较:MELD评分(t=-4.49,P<0.01)、血清肌酐(Scr)(t=-2.25,P<0.05),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t=7.10,P<0.01)、血清钠离子浓度(PNa+)(t=8.32,P<0.01)、D-二聚体(DD)(t=-4.26,P<0.01)、血小板(PLT)(t=2.95,P<0.05)、门静脉主干(MVP)内径(t=-10.52,P<0.01)、脾静脉(SPV)内径(t=-2.48,P<0.05)、肝性脑病(HE)(χ~2=5.96,P<0.05)与肝硬化伴RA合并PVT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上述有意义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ELD分值升高(OR=1.80,P<0.05)、MVP内径增宽(OR=1.80,P<0.05)、PNa+下降(OR=0.6,P<0.05)、SRBP下降(OR=0.72,P<0.05)是肝硬化伴RA合并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MELD评分、Scr、DD、MVP、SPV、PLT、PNa+、SRBP及HE的发生是肝硬化伴RA合并PVT形成的危险因素;2.MELD分值升高、MVP内径增宽、PNa+、SRBP下降是肝硬化伴RA合并PVT形成的高危因素,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MVP宽度,及时发现PVT形成,给予合理治疗,同时在患者治疗及随访中应注意计算MELD评分,关注患者肾脏功能,Scr升高常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低SRBP及PNa+提示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并伴有肾小管功能损伤,改善肝肾功能,积极纠正低钠血症,可以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