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矮壮素和缩节胺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毒理学的研究表明:即使在低于日允许摄入量浓度水平下,矮壮素对动物的繁殖能力仍有不良影响。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发布的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已将矮壮素列为疑似内分泌干扰物质。欧盟委员会仅在2000年至2002年间,就婴儿食品、鲜果及蔬菜中的矮壮素残留问题发布了十七次快速预警通告。2006年新疆巴州番茄酱中矮壮素、缩节胺严重超标,被禁止出口欧盟、美国和日本。至此,矮壮素和缩节胺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目前我国关于矮壮素和缩节胺的研究较少,还没有果蔬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检测方法标准及限量标准。因此,研究果蔬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检测方法及残留动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液相参数、质谱参数等仪器条件,以及流动相配比、前处理方法等影响因子,建立了番茄及其制品中矮壮素和缩节胺残留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矮壮素和缩节胺在番茄及番茄汁基质中的回收率分别为86.9%~104.49%和98.66%~116.95%,相对标准偏差为0.29%~7.4%,其仪器检测限分别为0.05 ng/mL、0.07 ng/mL,方法检测限为0.005 mg/kg,符合目前国际残留限量的要求。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回收率试验考察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发现: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油菜、黄瓜、葡萄、梨等不同基质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检测,也适用于同属于季铵类农药的敌草快和燕麦枯的残留检测。在方法建立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北京市场的樱桃番茄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在50个批次樱桃番茄样品中,有34个批次检出矮壮素残留,检出率为68%,其浓度范围在0.01 mg/kg~9.44 mg/kg之间,与欧盟标准(0.05 mg/kg)相比,超标率为46%;此外,5个样品中检出缩节胺残留,检出率为10%,残留量在0.01 mg/kg~0.37 mg/kg之间,与日本的“一律标准”(0.01 mg/kg)相比,超标率为6%。基于市场调查数据,本研究按照JMPR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的方法估算出番茄中矮壮素的风险为14%,缩节胺为0.1%。本试验还比较了不同的清洗方式对番茄中矮壮素和缩节胺残留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流水清洗和浸泡30 min不同处理方法并没有显著影响番茄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残留量。通过对矮壮素和缩节胺在番茄上一年一地(山东潍坊)田间试验的研究发现:其在土壤中的消解速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12.4 d和1 d,而在果实中消解较慢,14 d内变化不显著。在廊坊的单株模拟试验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即56 d内矮壮素和缩节胺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量变化不显著。虽然本论文仅为初步的研究,但该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番茄上的高残留仍应引起相关产业界和管理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