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城市便产生了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相关的失地农民社会问题成为关注热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其核心内容。本文依据福利经济学、社会公正理论、征地补偿理论,从资金筹集、保障对象、待遇水平、基金管理和制度衔接这五方面阐述了大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具体总结出大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存在资金筹集压力大、待遇水平低、基金保值增值难、制度衔接不合理、制度不统一、相关法律不完善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得出农民收入水平低、征地补偿不合理、政府投入不足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大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借鉴国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分析大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问题: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立法、扩大覆盖面和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大同市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设。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强参保宣传,增强失地农民的参保意识,扩大大同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保障失地农民基本养老生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不断规范土地利用管理;拓宽筹资渠道,多元化进行投资运营,实现基金增值保值;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倡导家庭养老和个人商业保险养老,实现多支柱养老;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强制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