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活动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活动之一,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和企业价值有重要影响,甚至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但是由于两权分离形成的委托代理问题,使信息不对称在股东、管理者以及债权人之间蔓延,各自都有期望的目标,相互间的利益关系存在冲突,管理者和债权人各自都偏向于投资对自身有利的项目,造成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现象,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导致利益相关者能分享的利益减少。因此,从不同角度对非效率投资分析并解释其原因,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会计稳健性在实践操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其规定的要求,对公司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失应及时确认,通过报表予以反映时,能够传递到外部使用者中。所以关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相互间的作用的研究,可以从会计稳健性的角度理论分析并解决如何降低非效率投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对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以提高企业价值。 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作为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治理并行使其监督权,使得管理层不能随心所欲地作出投资决策,从而减少非效率投资。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偏好和持股动机方面是不同的,导致对管理层的监督程度不同,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能力也就不同。所以,在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加入机构投资者,研究其在这关系中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能够丰富研究视角,还能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作用并引导其发展。 本文首先是从整体上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简单介绍了研究对象的概念后,引用与本文研究内容和方向有关的理论作为文章的理论支撑,以我国相关制度和发展现状作为研究的背景,收集数据以实证回归分析结果来做定性分析。其次,分别对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的关系、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在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最后,选取2010-2014年A股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采用Richardson模型度量被解释变量企业投资效率,以累计三年非经营性应计利润的负数度量解释变量会计稳健性水平,并设计回归模型检验本文的四个假设。 实证回归结果显示:会计稳健性一方面与过度投资负相关,另一方面又与投资不足正相关,也就是说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减少过度投资的同时,又会造成更严重的投资不足行为的发生。在这过程中,会计稳健性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在协调代理冲突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它由具有“双刃剑”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恰当的运用。另外,本文经过对比研究发现,由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促进了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而且还缓解了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间的关系。这揭示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和专注度也不同,故在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间的作用效应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