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愈发的融入世界经济。据统计,我国2002年出口贸易额为3256亿美元,2005年全年我国的出口总额更是达到7620亿美元。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我国已成功加入了WTO,国际经济与对外经贸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有些延用至今的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系和措施办法,必须进行调整,以期建立一套完全符合WTO规则并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的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系。作为旨在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出口,促进海外投资,从而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官方支持下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鼓励并推动本国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建立的政策性保险,始于1919年。产生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原因,是由于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出口商在出口收汇方面面临的众多的风险,其中既有出口商本身要面对的风险,如买方的破产、拒收、拖欠等商业性风险,也有买卖双方都不能左右的风险,诸如进口国外汇管制、进口许可管制和战争等政治性风险。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利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担保等政策性金融措施,促进本国产品出口,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占领。时至今日,出口信用制度已发展成为一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崇的一种通行做法和国际惯例。 相对于国际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史,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立的较晚,无论是体制上还是业务发展上,均存在着许多不足,无法满足我国外经贸的发展需求。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我国出口信用制度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业务特点与作用、同国外出口信用机构经营模式与业务安排的比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一点有益的作用。
其他文献
银行业的全面开放,给我国带来了金融安全的问题。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衡量出我国历年金融安全度。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一国银行业风险状况和外债状况是影响一国金融安全度的主
现阶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这给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带来巨大压力,以致有些地区无法自身维持养老保险收支平衡,为维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有序运行,有关养老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以城镇人口为研究对象,从养老保险收支预测的区域性角度出发,综合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地区差异、退休年龄对其收支的影响这三方面进行研究,梳理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地区差异的收支问题及退休年龄对不同地区的
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劳务派遣以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出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派遣员工以其特殊的身份在工作单位并未享受到公平的待遇,维持着“同工不同酬、同病不同
摘 要:兴趣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其实所谓的“激趣”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小学生正处在大脑思维的活跃期,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很大,联想力和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激
丹参为传统常用中药材,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由于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其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野生资源日益短缺。随着栽培面积连年扩大,丹参培育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制约
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领域里一个重要的部分,企业必须决定利润在股利分配与留存收益之间如何配置。在股份公司刚形成的时期,股利政策只是一种利润分配行为;随着资本市场走向成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