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辽交界地区夏商时期随葬陶器覆扣现象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辽宁交界地区历史悠久,人类很早就在此地生息繁衍并创造出不逊于中原地区的灿烂文明。此地在夏商时期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高台山文化的分布区,其墓葬中常能发现一种随葬陶器覆扣现象,富有特色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主要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含有这一特殊现象的相关墓葬及器物材料进行梳理,分析相关墓葬及器物的特点,探讨陶器覆扣现象与墓葬要素的关联性、覆扣陶器的功用与文化含义等相关问题,并进一步阐释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文化交流情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所用到的相关名词进行阐释,归纳相关发现与研究情况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正文第一章主要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覆扣陶器及相关墓葬进行研究,总结出覆扣陶器的组合特点,把相关遗存分为教来河、牤牛河、柳河三区,并对覆扣墓葬进行分期和断代。第二章分区域详细叙述覆扣墓葬的相关特点,并重点讨论随葬陶器覆扣现象与墓葬的分布、方向、大小、墓主的葬式、面向、性别、年龄、墓中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及墓中殉牲等要素的关联性。第三章主要讨论与陶器覆扣现象相关的一些问题,包括分析覆扣陶器的相关数据,归纳其自身特点及与非覆扣陶器的区别;分析陶器的覆扣样式,并通过相关现象探讨覆扣陶器的功用及文化含义;分析陶器覆扣现象的源流及其所反映的文化交流情况等。结语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本文通过研究认为覆扣陶器是一种特殊的丧葬用器,对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具有标识意义,但其组合因所属文化的不同而有区别;随葬陶器覆扣现象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葬俗,是人为意识作用下的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夏家店下层文化与高台山文化间的交流情况。
其他文献
有关唐前期财赋格局问题,史籍记载稀少,迄今尚未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该文从现有史料入手,结合敦煌吐鲁番文书及考古发现,力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纠正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