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笔者以美国作家汉普顿·塞兹的纪实小说《冰雪王国》为范本,结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了该文本的第一章。该文本以哥特式的写作手法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为主要特点,介绍了有关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讲述了在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美国“珍妮特号”船舶在北极航行探险的过程以及全体船员在遭遇重重阻碍后被迫弃船、奋力求生的真实故事。笔者希望通过对文中涉及北极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翻译,为今后纪实类文学的翻译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由于所选文本具有纪实与小说的双重特性,并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存在许多差异,因此,笔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原文中含有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相关词汇采用了加注法,在译文中补充了原文词汇所含的历史背景信息,使译入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此外,笔者对所选文本的翻译难点还采用了转换法、增词译法、一词多义法、长句译法等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其中,长句的翻译是笔者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长句的翻译技巧才能完成。笔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对纪实小说翻译的适用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要想译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翻译技巧,其次,深入了解所选文本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基础上,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充分结合翻译策略和技巧,才能尽量使译入语读者与原语读者反应相似。最后,要仔细认真地校对译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对翻译难点和重点要进行反复斟酌,以确保译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