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我国不同生态类型61份花椰菜为材料,研究了18个田间形态性状,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61份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分子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为花椰菜育种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对61份花椰菜种质材料的18个形态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种质材料之间差异显著,平均变异系数64.44%。18个性状中有10个质量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质量性状中,“蜡质”变异系数最大,为40.74%;“叶面”变异系数最小,为10.15%;数量性状中,“最大叶长”变异系数最大,为265.38%,“球高”变异系数最小,为12.66%。2.基于形态性状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地理分布情况,说明地理因素对品种有很大影响。但是,也有极少数来自不同地区的材料遗传距离表现非常相近,这可能与材料具有相似的环境条件、相近的人工选择标准或来源于同一种质资源有关。3.经条件优化获得应用RAPD标记分析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最佳反应体系。反应采用25μl体系:60 ng模板DNA,0.4μmol·L-1引物,0.2 mmol·L-1dNTP,1.0 U TaqDNA聚合酶(5U/μl),1.5 mmol·L-1MgCl2,2.5μl 10×PCR缓冲液,加入灭菌的超纯水至25μ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min后进行下列循环,94℃变性1min,36℃退火1min,72℃延伸2min,循环数40,最后72℃延伸10min。4.RAPD分析表明,聚类结果不能较好地反映品种的地理分布特点,部分不同地区的材料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可能是由国家或地区间的品种互引造成的,有些品种地理近源但亲缘关系较远,有些品种地理远源但亲缘关系较近。5.形态标记和RAPD标记两种研究方法研究的结果比较分析:两种标记相似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0342未达显著水平。RAPD标记检测的多态性是品种DNA水平的差异,而品种的表现型值是品种的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