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是领导干部滥用职权、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预防,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会败坏政府的威信,影响国家政治的稳定。因此,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问题不仅被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而且也是学者们非常关注的焦点。深入研究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相关问题,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然后阐述并界定了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等概念,又分析了我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现状、危害及原因,最后提出我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防治对策等分三部分进行了论述,现将这三部分作一下简要介绍:首先,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寻找一个能有效预防我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问题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为我国的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尽绵薄之力。接下来又介绍了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相关概念,研究此问题依据了动机理论、利益理论、监督理论及制度理论。其次,当前我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特点:职务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罪名分布较为集中,犯罪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呈现群体性特征,大要案明显增多、个案犯罪金额增大,犯罪分子外逃现象严重、资金流失数额巨大等。根据我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理想和信仰,缺乏有效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专门法律,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惩治犯罪不严等。最后,提出我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已严重影响到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加以惩治和预防。首先是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党纪法规、执政理念、优良传统、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其次是建立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最后是健全制度,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包括完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预防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制在预防职务犯罪的作用;健全预防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增加腐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