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医疗体制的不断推进与改革,公立医院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医疗服务业面对的市场挑战越来越严峻,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所有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要切实推进医药分开,努力探求合适、多样化的方式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药品实行零差价率(中药饮片除外);同年10月28日,《苏州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苏州正式实行,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将统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打破“以药养医”机制,医院开始从收入管理时代转向成本管理的时代。新的公立医院管理体系取代旧的公立医院管理架构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混乱,尚未形成一套稳健、科学的医院管理规范,新医改以后,以往的创收导向发生改变,新的创收方向还在摸索当中。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中越来越被重视,财政部的一些相关文件,《医院会计制度》(2012),三级医院评审的标准等都要求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新医改实行后就更需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来为医院保驾护航,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本文以新医改政策为背景,依托公立医院全面预算体系理论分析为基础,以Q医院为例,结合Q医院实际工作中积累的财务数据,HIS数据、LIS数据、PACS数据、OA数据等进行剖析,以扎根分析发为逻辑框架层层推,进通过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的相关成熟理论、文献资料进行对比。主要从新医改的背景出发,以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体系为依托,针对应用体系的相关模块找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相关模块的问题进行优化。同时,以信息大数据建设、人才培养建设、预算部门的管理三个部分为全面预算提供后勤保障。寻求针对新医改政策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策略以及收入管理观念转变为成本管理观念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以加强医院整体的管理能力,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最后希望能为将来医院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进行改革,以全面预算为平台,进行大数据共享提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