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我国慢性咳嗽的诊治过程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发病率高,并且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单一,甚至仅可见干咳,肺部听诊无异常,易发生误诊,从而造成患者和医疗资源的极大损失。因此,重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研究,对提高本地区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桑梅止咳颗粒是导师崔红生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用方,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桑梅止咳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伏阴伤证)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为CVA提供安全、有效、规范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确诊为CVA且中医辨证属于风伏阴伤证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2/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梅止咳颗粒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随访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记录和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莱赛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安全性相关的指标。数据结果使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期的研究病例数是60例,对照组无病例脱落,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58例,即治疗组包括28例,对照组包括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占31.03%,女性患者40例,占68.97%,女性病例高于男性。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数据分析后,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表明两组对CVA治疗均有疗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治疗组在降低咳嗽、气短、咽干、咽痒、声音嘶哑单项积分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在咯痰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对咽干、声音嘶哑症状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VAS积分,治疗后治疗组平均积分为1.39±0.83,对照组为2.23±0.94,组间比较,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LCQ积分,对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及三个区域各自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值均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改善CVA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安全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桑梅止咳颗粒可显著地缓解和减轻风伏阴伤证CVA患者临床咳嗽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