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政府部门的资金缺口持续增大,新预算法的出台也限制了地方政府在投融资平台上的融资,使得政府部门寻求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但是另一方面,我国PPP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存在着诸如PPP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盲目投资缺乏契约精神、实际操作过程中运作不规范、民间资本进入与退出阻力并存、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融资能力差等问题,且由于PPP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长使得我国PPP模式的发展陷入困境。所以引入PPP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能够为社会资本提供一种退出路径、解决项目融资能力差的问题、解决企业资金被占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PPP模式面临的困境。同时,PPP与资产证券化各自的特点相契合、政府政策的支持也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可行性。本文选取的案例“中信证券—首创股份污水处理PPP项目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在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后首批正式落地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因此,对该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可以给我国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运作一些借鉴经验。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公共产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理论的支撑下,首先分别对PPP和资产证券化做出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我国PPP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在阅读了首创股份在上交所的相关公告后对案例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包括案例的政策背景、企业背景和PPP项目背景、基础资产分析、交易结构介绍、证券化产品结构的设计、信用增级的设计;再次对该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其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是由PPP项目占用大量资金以及其财务特征和商业模式决定的,在对未来现金流预测,原始权益人盈利情况、首创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政策约束条件进行介绍之后,得出其证券化能成功运行的原因,同时介绍了证券化影响与效益、潜在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和案例的不足之处;最后从企业操作与运营层面、制度建设与改进层面提出了推广该模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