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与人性话语——论“第四种剧本”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它们积极干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情感的人道主义情怀,体现出剧作家对现实的独立思考。同时,提起“第四种剧本”,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这些剧作及其作者的坎坷命运。这一“事件”在中国当代话剧史上影响较大,对这一特殊的戏剧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公允的评判,对于今天文学界仍有现实意义和反思价值。 苏联“解冻”思潮的影响,国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成为“第四种剧本”产生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剧作家的创作,一方面仍然无法与政治相分离,文学写作成为在一定意识形态规约下的写作,作品中关于“合作化”的时代“共名”以及文学批评以政治标准评断作品都体现出文学权力的拥有者对文学与意识形态话语保持高度一致的要求;另一方面,出于剧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第四种剧本”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它们能够正视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同时,在创作上注意人物形象塑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这些都显示出创作者对“人”的关注,包括对人的尊严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心灵的深层关照,而这也正是“第四种剧本”的最可贵之处。
其他文献
在喧嚣的社会生活下面,历史走动的脚步很轻。有时它悄然走出很远的路程,人们依然在以原来的方式言说过时的话语。当人们突然发现文不对题而陷于错乱和惊慌,并努力调整自己的姿势
《民铎》杂志是民国初年的一种以学术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刊物,诞生于轰轰烈烈的欧风美雨中,为西学传播和我国现代学科初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现其在中国学
战国时代,游说大兴,说辞洋洋大观,且颇富技巧和艺术性,《战国策》说辞为其代表,前人对《战国策》说辞多有研究,但将《战国策》说辞作为一种文体的专题性研究却极少.为此,本文
误解:白蛋白能增强体质  很多人将白蛋白制剂当成“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营养品使用,认为白蛋白“营养丰富,可以防病治病、增强体质、加速疾病痊愈”。不仅是患者这样认为,不少医务人员也因知识没有更新,存在认识误区。例如基层一些医务人员在大手术后担心病人伤口愈合不好,不管病情如何,总是习惯性给病人用上几支白蛋白,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医生:仅适用于严重营养不良者  白蛋白是否真的“神”到可以“包治百病
在跳绳教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通过跳绳教学,分析跳绳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旨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更好
期刊
本文对郁达夫小说中的性别特征和性别意识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郁达夫关注女性,对女人表现出相当的尊重和理解,他同情、需要女性,迷恋她们的抚慰,但同时郁达夫身上明显残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