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研究——以乌鲁木齐县纪委监察局为例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摧枯拉朽之势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按照史无前例的力度,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已经释放出信号,虽然反腐败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十三五”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将更加严峻。可以想见,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愈发关键,掌握的执法权力产生的影响愈发深刻。同时,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廉政风险也急剧提高,因此对纪检监察机关的自律和他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把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反腐败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行扫描分析,指出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仍是薄弱环节,引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然后分别对国外关于腐败治理、反腐败机构运行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关于纪检监察机构内部监督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重点综述我国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内涵、加强内部监督的必然性、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历史演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利用公共管理学政府监督理论、权力制约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等经典理论。  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分析乌鲁木齐县纪委监察局的组织结构、主要科室的工作职责,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剖析内部监督的现状及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县纪委监察局的内部监督存在信息公开程度不够、缺乏制度规范,核心权力缺乏程序规范、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疲软,内部监督制度因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性措施而实效有限,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监督客体的非独立性以及职业惯性造成对监督的漠视,以及纪检监察机构对系统内部的违纪违法干部容易产生徇私包庇的违规倾向等问题。  最后从创新机制体制、规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构和制度、探索社会监督制度、加强教育管理五个方面提出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是指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当延长产业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
社区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的职责范围不断的扩大,社区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的建设对整个社会具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