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是指能特异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中大量复制最终裂解肿瘤细胞,能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内。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是一组细菌或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由SAg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Supera antigen-dependented cellulartoxicity,SDCC)来完成。本实验通过重组pSG218质粒构建携带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的DC318-SEA溶瘤腺病毒载体,加以鉴定,并将其扩增纯化,以便构建出具有潜在抗膀胱肿瘤作用的溶瘤腺病毒。
方法:1.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重组质粒pDC318-SEA的构建、鉴定:将溶瘤腺病毒载体pSG218和超抗原SEA基因PCR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peⅠ和SalⅠ双酶切后,12℃连接12 h。将连接产物转化JM109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铺琼脂板(含AMP)后,37℃生化培养箱内培养10~12 h。挑取生长的细菌单克隆,在含氨苄青霉素的LB溶液中,37℃摇床扩增12 h。抽提阳性克隆的质粒DNA,酶切鉴定及PCR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DC318-SEA。
2.溶瘤腺病毒DC318-SEA的重组及鉴定:将质粒pDC318-SEA与病毒骨架质粒pPE3-ccdB共转染HEK293细胞,在其内同源重组,9~14d出现病毒空斑,应用QIAampDNABlood Mini Kit提取腺病毒DNA,应用PCR进行鉴定。经鉴定正确的重组腺病毒命名为DC318-SEA。
3.重组溶瘤腺病毒的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首次扩增的病毒保存液加入HEK293细胞培养72 h,收集细胞反复冻融离心3次,收集上清反复扩增至需要病毒量。用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用空斑实验法测定病毒滴度。
结果:1.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重组质粒pDC318-SEA的鉴定:用SEA引物扩增pDC318-SEA载体,可以看到大小为774 bp的SEA基因片段;SpeⅠ+SalⅠ和ClaⅠ+HincⅡ对pDC318-SEA进行双酶切后,可以看到768 bp的SEA基因片段+3888 bp大小的pSG218质粒片段和大小为2325bp+1995bp+354bp大小片段,表明pDC318-SEA中已含有SEA基因片段。
2.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溶瘤腺病毒DC318-SEA的PCR鉴定:提取病毒DNA,用SEA引物做PCR鉴定,扩增出774 bp片段,说明DC318-SEA可以表达SEA基因。
3.病毒滴度的测定:DC318-SEA小量扩增后,进行超离心纯化浓缩,病毒滴度达2.0×10mpfu/ml。
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SEA基因的溶瘤腺病毒载体DC318-SEA,对其进行纯化、扩增后具有较高的滴度,可能具有潜在的靶向灌注双重抗膀胱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