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中视线跟踪技术的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视线跟踪技术一直是学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通过对捕获的眼图进行信息提取和加工分析,获得眼睛的注视信息。该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人机交互技术研究、航空驾驶以及商业应用等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视线跟踪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得到解决。本文先是介绍了视线跟踪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其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之后对视线跟踪技术中涉及到的各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最后主要就视线跟踪技术中的两个问题提出新的算法,并设计实验仿真进行验证。本文针对传统视线跟踪系统中角膜反射丢失或者失真导致系统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光源视线跟踪算法,利用两个光源为光斑丢失提供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利用这两个光斑中心和一个瞳孔中心设计不同瞳孔角膜反射组合特征作为视线跟踪系统的输入,来提高系统的精度。实验结果证明:双光源系统的可靠性要高于单光源;另外,与单光斑特征相比,双光斑特征对应的估计结果在精度上提高0.02°左右;双光斑特征使得屏幕上49点的误差分布较为均衡,减少了误差较大的估计点个数,从整体上提高的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另外,本文参考几种头部运动补偿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二维多项式映射模型的头部运动补偿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头戴式系统中,头部上下俯仰和左右摇摆运动的自然头部运动进行补偿。本文通过研究仿真模拟软件,模拟头部运动后的眼睛信息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在一定运动角度范围内的头部运动能有效地进行补偿,头动的范围越小,补偿后的误差越小,在20°以内的头部运动范围内,与头动方向一致的测试点部分平均误差在0.3°左右。
其他文献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晚上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容易造成睡眠紊乱,因为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减少有助眠作用的褪黑激素的分泌。  休斯敦大学眼部光学学院研究人员让22名年龄在17至42岁之间的志愿者在两周里每天晚上照常使用电子设备,但在睡前佩戴三小时防蓝光眼镜,结果发现,他们的晚间褪黑激素水平整体上升了大约58%,上升幅度甚至超过服用褪黑激素补充剂带来的变化。志愿者感觉睡眠质量改善,入睡更快,整体睡眠
周长岭,山东省高唐县人,1976年出生,1994年入伍,1999年入党,现为北京军区空军所属某场站修理所四级军士长。
一、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深化。切实以务实的作风肩负好维修人才培养的使命(一)责任是原动力。装备机关应具备较强的组织指挥和筹划管理能力,要负责统筹好车辆装备维修训练和人才培
提出一种适用于散乱点云的基于点云法矢量的三维非均匀栅格压缩算法,通过求取k邻近构造出点云的法矢量以反映曲面形状信息,并构造八叉树数据结构对栅格进行细分,通过比较分析,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压缩效果。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世界各国农业在转型过程中都实施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供给侧改革,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
酒后失忆也就是“断片儿”。“断片儿”指酒后发生的事不能回忆起来。一般常见的酒后失忆者,只是在酒后某时段的记忆发生问题,对于本身的基本技能、知识通常都不会受到影响,行为动作本身也都不会有问题。人的大脑就像一台录像机,既有取景功能,又有录制功能。人的所闻所见统统被记到脑子里,这就是记忆功能。而喝酒喝到一定程度后,颞叶功能被酒精麻痹或抑制了。这个时候的人脑就是一台只会取景,而不会录制的录像机,人的见闻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