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在重视特殊教育学校数量的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质的提高。尽管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需要学生的主要安置形式,但是基于我国现实国情的现状,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估是提升教育质量,保障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权益,推进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缺乏独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其存在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首先探析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即分析教育评估理论范式变迁,总结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影响。其次,解决为什么构建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分析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现状,明确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存在的困境:对特殊教育学校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认同危机;缺乏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评估过程中相关利益者参与度低;评估指标体系缺乏弹性;评估结果难以发挥有效激励作用。再次,解决如何构建的问题。采用个案研究法,以聋校为例,基于增值评价理论、成效为本教育理论及学生投入理论,旨在构建“以学生需求与发展为核心”的聋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运用SPSS20.0及AHP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值处理。最后,解决如何保障评估的问题。探索改进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有效策略:建立增值性办学质量评估系统,实现动态跟踪;提升评估人员的素质,保障第三方参与;丰富办学质量评估方式,规范办学质量评估程序;完善问责机制,发挥评估结果问责和导向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