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长江的对外开放,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部的开发,不仅国内沿海、内河各类船舶航行于长江,而且有来自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相继抵达长江各开放港口。长江航运的繁荣,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但是,由于船舶的航行安全受到船员的适任性、船舶条件、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船岸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船舶遇险(或称海难事故)仍难以避免。水上搜救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公益性职能,也是法律法规赋予各级海事管理机构的一项神圣职责。水上搜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遇险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保护水域环境。水上搜救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航运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好水上搜救工作,对提高政府威信、发展航运经济、提升港口形象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在调查和研究长江重庆至安徽段水上搜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吸收国内外水上搜救的成功经验,探索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新对策。根据国家对水上搜救工作的新要求,以及长江航运发展的新特点,结合长江重庆至安徽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长江重庆至安徽段水上搜救新体系的构想,以完善长江水上搜救体系,提高搜救效率,供上级参考。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水上搜救的基本慨念和水上救助的基本形式,阐明长江水上搜救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总体思路。 第二章是国内外水上搜救体系的介绍。主要介绍我国和国外的水上搜救机构情况,为提出建立长江水上搜救新体系提供参考。 第三章是长江水上搜救的现状分析。主要介绍目前长江重庆至安徽段的通航环境,以及水上搜救机构、搜救力量、搜救通信能力和搜救法规等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提出建立长江水上搜救新体系打下基础。 第四章是建立长江水上搜救新体系的必要性。从国家法律规定、服务长江航运等五个方面阐述建立长江水上搜救新体系的必要性,为提出建立长江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上搜救新体系提供依据。 第五章是建立长江水上搜救新体系的构想。结合长江的实际情况,提出搜救组织系统、搜救通信系统和搜救辅助决策系统等6个系统,以构成长江重庆至安徽段水上搜救的新体系。 第六章是长江水上搜救工作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