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民性的社会主义诗歌试验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lono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构成。前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意义、新民歌运动的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正文部分分为四节。其中,第一节主要研究新民歌运动的起源问题。论文经过细致的梳理和统计,认为一般文学史对新民歌运动的描述从1958年3月开始不够严谨。实际上,新民歌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在此前,还有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文本和文献表明,新民歌实际上早在1957年就已经出现。文章建议把新民歌运动作为一个过程看待,即把1957年4月到1958年5月完成命名为止都看做是新民歌运动的起源。第二节主要研究新民歌运动的命名问题。其中重点关注周扬对新民歌运动的理论界定和境界提升。经过对材料的研究,论者发现周扬是对其他命名进行了有效整合,“新民歌”和“新民歌运动”这两个文学史上专用的名称就出自周扬。通过命名,周扬对新民歌运动的走向产生了有效而且重要的影响。第三节通过发生在1942年的一场文学争论,引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新民歌运动时毛泽东、柯庆施、周扬对于社会主义文学秩序的设想。在反右斗争后期,毛泽东等人倾向于认为,无产阶级的文学事业应该有无产阶级出身的作家来建设。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了“文革”时期。第四节主要从内容和语言风格两方面对《红旗歌谣》中的新民歌进行了文本研究。内容方面重点关注的是新民歌中的颂歌、情歌和劳动诗歌,这些新民歌与既有的民歌相比,有若干新的特点。大部分民歌真实地表现了特定时期民间的精神面貌。新民歌最显著、最重要的风格是口头语的普遍使用,在诗歌精神上体现出对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社会的部分回归。这应该被看做是文化上的弱势群体对于新诗的现实反应,是对于五四以来的新诗发展趋势的一种反思和反拨。结语部分对新民歌的精神起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概括。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蒙古民间地名传说中化岩石母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母题研究法,社会历史法,比较研究法,分折并归纳了化岩石母题的种类,特点及其文化渊源。论文由绪论、主要内容和结论组
财经报道是现代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经报道社会大众可以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变化等进行有效的了解。鉴于此,本文主要就财经报道如何贴近民生进行深入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新写实小说在当代文坛异军突起,它重新开辟了日常生活的叙事空间,并逐步建立起文学“描述日常生活”的美学理念和叙事法则。本文参照西方日常生活哲学的
本文提出的智能预应力张拉系统主要由PLC、触摸屏、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组成。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定千斤顶的内部油压及位移传感器检测预应力筋的伸长量作为反馈,通
<正>一直以来,商用车生产企业及物流用户对于轮胎的选择标准以实用性至上,而佳通轮胎长期所秉承的"实用之道"品牌理念无疑高度契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对于物流用户来说,商用汽车
深化语文教改至关重大的因素 ,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不仅是牵动教育全局、左右执教者教育行动的统帅 ,而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如商业欺诈、隐私泄露、煽动性言论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用户身份是虚拟的,用户在网域空间中的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制。基于eID
本文以中西方两部情景喜剧为切入点,在以经济状况为主线的剧情回顾及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方友谊观的差异及历史文化背景因素。指出,中西方友谊观中一个最明显也是最主要
学界以文学史写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著颇丰,有的从宏观角度进行纵向梳理与评说,也有从微观角度分析文学史著述的个案,或者取意识形态对文学史写作的影响的角度。文学史的著述,本
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是一位身处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为唐王朝政权的稳定,为唐王朝政治、经济的繁荣鼎盛,为唐王朝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