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湿地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湿地植物群落的入侵抵抗力有显著差异,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多样性高的群落能通过互补效应提升对生物入侵的抵抗力。在实践中有多种生物多样性度量指标可用于评估群落的入侵抵抗力,其中物种丰富度由于测量简便最为常用,但它仅能反映生物多样性的其中一个方面。而系统发育多样性(即Faith’s index)被众多研究认为是群落功能多样性和进化潜力的代表性指标。在评估生态系统功能时,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两个指标孰优孰劣尚有争议,这种争议也较多地存在于草地和森林植物群落的生物入侵研究中。然而在湿地植物群落,尤其是广泛存在的人工湿地植物群落中,由于物种构成相对简单、物种数较少,物种丰富度可能缺乏解释力,作为线性模型自变量时表现较差。而系统发育多样性即使在物种丰富度相同时也可能存在差异。在物种数相对较少的湿地植物群落中,系统发育多样性是否比物种丰富度更能有效评估湿地植物群落抵抗外来植物入侵的能力?为了回答此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了8种北京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4、2、1三个物种数梯度,在温室中构建受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实验处理,以比较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的评估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但入侵种空心莲子草的各项性状、空心莲子草的相对优势度以及群落总生产力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有更高的相关性且线性模型拟合程度更好。随着系统发育多样性的提高,群落抵抗空心莲子草入侵的能力显著增强。本研究为湿地植物群落中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并探索了评估简单植物群落的入侵抵抗能力时表现更好的生物多样性度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