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市由于近几年来连续严重干旱,春季少雨.汛期无汛,持续高温,水库蓄水不足,河道、洼淀大部分干涸,地下水补给少且超采量剧增,春旱连伏旱,秋旱连冬旱,地下水以每年平均1米多的速度持续下降,形成了市区和高蠡清地下水大漏斗,面积达2 160km2,引发了地面下沉和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缺水问题,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我们提出了努力解决好降雨年际之间、年内之间、区域之间分布不平衡问题,即引洪蓄雨、回补地下水,洪水资源化。对汛期洪水统筹考虑,疏蓄结合,风险蓄水,充分利用汛期降雨的有利时机,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多集雨,多蓄水,以补充水资源不足,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为此,规划设计了北支回灌区域、南支回灌区域和白洋淀回灌区域三个系统26个回灌小区,涉及16个县(市),控制回灌面积2 030km2,年引蓄水能力2~3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