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生物组学(Microbiome)是指研究特定微生态环境样本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总和的学科,其研究涉及人类健康、农业、生物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其中,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是于2001
【机 构】
: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北京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302303,2012ZX09301-001-008);北京市科委基金项目(Z131100006513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组学(Microbiome)是指研究特定微生态环境样本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总和的学科,其研究涉及人类健康、农业、生物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其中,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是于2001年提出的人体微生物组。人体微生物组是指寄居在人体的全部微生物的总和,可分布于人体皮肤、胃肠道、口腔等部位,不同微生物栖息于不同部位。肠道菌群作为其中研究较多的菌落,已有研究表明其与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综合症)等疾病有关。中药,常作为补益药而长期大量服用,其口服进入胃肠道后,其药理毒理作用受肠道菌群的影响。药理作用方面:肠道菌群被看作人体的"代谢器官",它可产生药物代谢酶参与药物代谢过程,如黄芩苷被菌群转化为黄芩素而发挥作用。毒理作用方面:以何首乌为例,近年研究报道何首乌可导致肝损伤,且伴有恶心、腹泻等症状。大量长时服用何首乌致肝损伤时,使得联系肠肝轴、进入肝门静脉的肠道微生物、环境毒素等增加,这些失调微生物和内毒素进入门静脉后,可激发、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从而加重肝损伤,也加剧了肠道疾病。且有研究采用RT PCR定量分析和体外培养两种方法对实验性急、慢性肝损伤的肠道菌群研究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双歧杆菌数明显减少,肠杆菌、肠球菌和类杆菌数显著增加,且两种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何首乌导致动物肝损伤可能是通过"肠肝轴"作用于肠道菌群,菌群失调和肠功能异常又会加重肝损害,这使得肝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二、三代测序技术以及宏基因组测序等是目前研究菌群常用的方法 ,将这些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学研究,将为中药学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新的方式。目前,肠道菌群在中药药理毒理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寻找合适的培养基;由于绝大多数肠道微生物不能进行实验室培养,未来的研究对于寻找一种模拟肠道环境、满足其营养需求的培养基具有重要意义;2、因果关系不明确;中药毒理作用的发生是中药进入体内引发毒性反应导致菌群紊乱还是中药进入体内与菌群发生相互作用而引发毒性反应,尚无定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更加全面、科学地了解中药,加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合理、科学的依据。
其他文献
文化创意产业是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的又一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成为了全球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国际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2005年起已达到全球第一的水平,然而仅依靠贸易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只有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结构水平,才能真正改善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质量并且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为量化中国文化创意
污染场地作为潜在的污染源,多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具有较大环境风险,且随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引起国家的日益重视。目前国内外应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技术
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因为初三学生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有效地进行初三英语总复习是十分有必要的,英语老师需要有序地安排考前的复习工作,这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下,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被突出,家庭和学校必须密切地配合,互相补充,共同创造对学生有利的语言和学习环境,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突出英语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逐渐建立起由工运党团、工人福利委员会和护工队组成的,旨在控制上海工人运动的系统。其中,护工队的设计初衷是一支"信仰主义拥护领袖",能完全听
微尺度催化燃烧因其体积小、起燃温度低、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已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宏观尺度燃烧,它可以方便精确地控制燃烧条件,如反应温度,因此,它可被用作MEMS
国语标准的确立曾在20世纪上半叶激起广泛论争,其实质是如何塑造一个既能凝聚国人普遍认同又满足各种群体平等诉求的一体性文化,焦点则是何种语言能够"代表全国",以及谁有权
选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与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myrsinacearum)和真菌胶红酵母(Rhodot
政学系是蒋介石统治时期所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其成员结构始终众说纷纭;而人们对政学系的诸多观察,更多的是源于其政治对手的言说。因此,考察其组织轮廓,往往需要勾勒出国
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侧重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常常采用较高的饲养密度,在较高饲养密度下的猪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未发挥其最佳的生产性能。本研究旨在探究饲养密度对仔猪和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血清游离氨基酸以及胰腺功能的影响。试验一:饲养密度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为了研究饲养密度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8日龄的(7.72±0.29kg)长×大二元健康仔猪720头,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