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开展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掌握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特点,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建立暴露参数数据库,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为提高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推进国家构建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进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地区、城乡、性别和年龄为分层因素,在我国31个省市抽取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测量(半定量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基本情况和与环境介质相关的暴露特征开展调查,获取我国人群暴露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正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167046名常住居民的基本情况及其与环境暴露介质相关暴露特征的调查,获取了调查对象体重、皮肤表面积等身体特征参数,呼吸量、饮水量等摄入量参数以及与空气、水和土壤相关的暴露方式及暴露时间,形成我国首部人群暴露参数手册。结果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66611人,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91121人,儿童95490人。其中,0~6岁儿童体重为14.3kg,皮肤表面积为0.6m~2,长期呼吸量为7.2m~3/d,饮水量为802.4ml/d,洗澡时间为8min/d,室内外活动时间分别为1291和140min/d;6~9岁儿童体重为42.6kg,皮肤表面积为1.4m~2,长期呼吸量为13.0m~3/d,饮水量为1324ml/d,洗澡时间为11min/d,室内外活动时间分别为1299和101min/d;18岁及以上成人体重为60.6kg,皮肤表面积为1.6m~2,平均呼吸量15.7m~3/d、平均室内外活动时间为1200和221 min/d,会游泳的人群平均游泳时间为155 min/月(游泳比例3.3%),有接触土壤行为人的土壤暴露时间平均为204 min/d(土壤接触比例47.2%)。结论我国居民环境暴露行为模式与国外存在明显差异,且存在地区、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中优先使用我国人群暴露参数。结合环境污染物浓度及其健康效应等相关数据,开展我国人群暴露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提高我国环境基准推导、污染防控优先次序识别、环境影响评估、化学品风险管理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等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