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由50个靶基因所组成的测序panel,对中国人群的MPN三种主要亚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osis,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进行突变谱分析,并且对三阴性MPN病人进行疾病相关分子突变的阐述。方法:利用定制的二代测序基因panel,对来自华山医院以及长海医院血液科的MPN患者共65例(ET38例、PV21例、PMF6例),包括三阴性MPN患者(12例),进行二代测序。所有病人的诊断均符合2016年WHO的诊断标准。根据COSMIC,dbSNP,Clinvar等公共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绘制MPN人群的突变谱,并结合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解读。结果:除去典型的JAK2、CALR、MPL突变,还检测出了另外15种基因的致病性突变,以及4种与赋予个体MPN疾病易感性相关的SNP位点(rs4858647,rs9376092,rs58270997,rs621940)。平均每个病人的突变基因数目为1.2个。全部患者(65例)中,基因突变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ET2,EZH2,ASXL1,MIR662,MLH1,SF3B1,MSH6,BARD1,DNMT3A,KIT,MSH2,RUNX1,MLH3,TP53,NRAS。而在三阴性患者中,每个患者也检测出了至少一种致病性基因突变。此外,通过对错配修复相关基因(MLH1,MSH2,MSH6,MSH3,MLH3,PMS1,PMS2)相关位点的检测,我们还发现,在MPN病人群体中,此类基因发生了多种类型(SNP,SNV)、多个位点的突变。结论:利用靶向基因二代测序技术,一次性对多例典型的BCR-ABL阴性的MPN患者进行多基因外显子测序,可以发现除了JAK2、CALR、MPL突变之外其他的致病性突变,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判断;与此同时,一些易感性SNP位点的检出,还可以预测高风险人群的家族性发病聚集倾向。另一方面,对于缺乏典型驱动突变基因标记(JAK2、CALR、MPL)的三阴性MPN病人而言,一些致病性突变位点的检出也有利于辅助临床作出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