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据WHO统计,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基础病理是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可以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来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踝臂指数(ABI),了解动脉硬化血管壁功能变化情况。体重指数BMI是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以往研究均在不同程度上提示BMI与动脉机能状况有密切关系。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40岁至69岁的女性的BMI情况,并将与其ba PWV和ABI水平数据结合,分析不同BMI水平动脉硬化发生状况,从而为女性体质健康状况判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40岁至69岁995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低体重17人,正常571人,超重359人,肥胖48人。采用OMRON BP-203RPEⅢ动脉硬化检测仪、身高体重计对受试者进行测试。指标包括:双侧ba PWV、双侧ABI、体重指数。使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BMI水平组间ba PWV和ABI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该人群PWV异常检出率为48.4%,其中超重组检出率较高(右侧53.2%、左侧55.7%);ABI异常检出率为1.5%,其中超重组检出率较高(右侧2.2%、左侧2.5%)。BMI正常组双侧ba PWV值均小于其他三组人群,经统计学检验,与超重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与低体重组、肥胖组无差异(P>0.05);在ABI值的检测中,组间无差异(P>0.05),但BMI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的结果均低于正常组人群,提示体重不正常人群下肢动脉狭窄、阻塞风险增高。结论:40-69岁女性体重不正常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