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新生儿期是肠道菌群定植的关键时期,肠道细菌的定植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如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孕产次、出生体重、疾病、抗生素及环境和地域等因素影响,但抗生素应用对新生儿期肠道菌群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了解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定植情况,并分析抗生素应用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新生儿,根据抗生素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静脉使用头孢噻肟钠3~7天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有11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抗生素使用组58例、未使用抗生素组42例,另有11例为生后第1天新生儿。收集新鲜粪便,QIAgen DNA stool mini kit试剂盒提取粪便DNA。从GenBank中分别获取肠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各菌种的序列,根据细菌的16srRNA/DNA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其特异性引物。细菌16SrDNA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测序确认,进一步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肠道菌群。结果未使用抗生素者,肠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生后第3天起粪便中的含量即明显高于生后第1天,直至第4周仍稳定在较高水平(P<0.01),而乳酸杆菌在新生儿期各周龄与生后第1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在使用抗生素组明显低于未使用抗生素组(P<0.01),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第1周龄使用抗生素者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含量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第2周龄使用抗生素者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和肠杆菌含量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第3周龄使用抗生素者主要表现为肠杆菌含量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周龄使用抗生素者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和肠杆菌含量的下降(P<0.05)。结论肠杆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出生后3天粪便含量即明显增加;肠杆菌和双歧杆菌在使用抗生素后明显下降,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含量则变化不明显;不同周龄使用抗生素对肠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的影响有所不同。表明新生儿期静脉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定植的变化,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