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主要是指对风险决策信息的不同表征形式导致决策者产生一定的决策偏差(Kahneman,Tversky,1984)。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对该问题的关注,他们认为上述风险决策是在时间较为充裕条件下进行的,致使前景理论认为这一决策过程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Kahnenman,Tversky,1979)。最近有研究指出,时间压力是影响决策的重要信息。差异与巩固理论认为决策制定者达到一定水平差异的决策时间是充足的。如果时间非常有限,则产生的时间压力会导致这一差异过程的强迫性的预先关闭(Sevenson,O.,Maule,J.A.,1993)。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究框架不同呈现方式下,时间压力是否为风险决策中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参与者:来自北京某大学本科生72名,其中男生31人,女生31人。实验一:2(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单一框架:积极、消极)的组间设计。因变量为风险决策中积极或消极方案的倾向程度。实验二:2(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全框架:积极、消极)的混合设计。其中时间压力是被试间变量,而框架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风险决策中积极和消极两方案的倾向程度。实验一结果显示:框架主效应极其显著F(1,44)=7.701,p<0.006;实验二结果显示:框架主效应极其显著F(1,22)=17.005,p<0.000。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框架呈现方式下,无论在高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下都有框架效应的产生。实验结果与前景理论(Kahneman,Tversky,1979)的看法一致,即这一决策过程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LeBoeuf和Shafir(2003)研究发现信息深度加工没有削弱框架效应。Igou和Bless(2007)的研究发现增加决策时间会使框架效应更明显。实验二中参与无时间压力组的被试,可以进行精细加工,结果出现了框架效应。综上,可以推测框架效应是自动化加工。结论:(1)在框架不同的呈现方式下,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都无影响。(2)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是一个自动化加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