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的评价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 Medlin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病例对照研究,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对纳入文献中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自然生长对照组相比,经过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的患者ANB,SNA,OJ,OB,U1-Max,和U1-S vertical减小,SNB,Co-Pg,Go-Me,Ar-Go,LFH,L1-Man,L1-S vertical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A,Co-Pg,OJ,OB,U1-Max,U1-S vertical,L1-Man,L1-S vertical存在发表偏倚和异质性。GRADE系统质量评估显示SNB、Go-Me、Ar-Go、ANB、LFH为中等证据,OJ、U1-Max、U1-S vertical、L1-Mand、L1–S vertical为低等级证据,SNA、OB、Co-Pg为极低等级证据。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的矫正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完成,颌骨只发生了轻度的改变。正畸医生需注意Twin-block矫治器可能引起面下1/3高度增加和下前牙唇倾。鉴于研究方法和样本量的局限性,仍需统一研究方法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证实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