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外科干预对胃肠道小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治疗的重要性,为小GIST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d≤2 cm的61例胃肠道小GIST的临床资料,并选取2 cm<d≤5 cm的48例胃肠道GIST患者作为对照。根据肿瘤直径的不同分为实验组(d≤2 cm GIST)与对照组(2 cm<d≤5 cm GIST)两组(包括胃原发和胃外原发,胃外原发间质瘤包括十二指肠、小肠和结、直肠来源的GIST)。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特征,危险度分级中、高危比例,是否需靶向治疗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胃肠道小GIST早期外科治疗的重要性。结果:实验组中胃原发GIST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核分裂象>5/50HPF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危险度分级中、高危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原发GIST患者中、高危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外原发GIST患者中、高危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需要靶向治疗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原发GIST患者术后需要靶向治疗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外原发GIST患者需要靶向治疗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原发患者的3年复发率低于2 cm<d≤5 c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外原发患者的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部位、核分裂象是影响胃肠道GIST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直径d≤2 cm的小GIST的危险度分级中、高危比例相对较低,原发于胃外的小GIST比原发于胃的小GIST恶性潜能更高,对于小GIST如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能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的概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而且可以明显降低需要靶向药物治疗的概率。因此,对于小GIST早期积极的外科干预是较为理想、合理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