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兼具优良高温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2:17型Sm-Co-Fe-Cu-Zr烧结磁体广泛应用于国防和高技术领域。由于提高Fe含量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和获得更高的理论磁能积,开发富Fe的高性能磁体因而成为当前的重要方向。然而,当Fe含量高于20 wt.%时,磁体难以形成完整的纳米胞状组织,矫顽力和方形度急剧恶化,从而使最大磁能积远低于理论值。本文通过表征2:17型Sm-Co-Fe-Cu-Zr磁体的微结构,探讨富Fe磁体内的缺陷与磁性能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固溶处理态富Zr的6:23和(n+1):(5n-1)等初生软磁相作为体缺陷,使其周围难以析出1:5H胞壁相,降低钉扎强度;2)胞边缘存在层错(面缺陷)和间隙原子(点缺陷)等缺陷,降低了2:17R的有序度;3)部分胞壁富集了空位(点缺陷)、位错(线缺陷)或反相畴界等缺陷,起到与胞壁1:5H相(吸引型钉扎)相反的排斥型钉扎作用,因此不利于矫顽力和方形度。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表明,提高时效温度或延长时效时间均可促进1:5H相的析出并减少胞边缘与胞壁上的缺陷,但也会使晶界附近的(n+1):(5n-1)软磁相增多。因此,我们的工作表明,为了获得高的磁性能,需要尽量消除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