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纳米粒子增效作物种植及生物效应机制探索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ongshan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补铁剂在治疗作物缺铁性黄化时具有效率低和高污染等不足,因此氧化铁纳米粒子被寄望替代传统补铁剂弥补这些缺点.为了保证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补铁剂在作物种植中安全规模使用,本研究讨论了氧化铁纳米粒子被作物(西瓜和玉米)摄入及体内转运情况,进而探索了其对作物的增效作用以及生物效应机制.结果表明,氧化铁纳米粒子主要蓄积在作物根部,通过质外体途径从表皮层运输到皮质层(Fig.1).同时,发现低浓度氧化铁纳米粒子对作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种子萌发、根伸长和叶绿素合成等方面.此外,氧化铁纳米粒子激发了作物的自身保护机制,但对细胞膜有一定损害.综上所述,该研究为氧化铁纳米粒子应用于作物种植及其增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离子自组装是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为主要驱动力来构筑功能性有序结构材料的研究策略。基于其在制备超分子材料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备受瞩目,其研究范围不断地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也不断提高。由于表面活性剂两亲分子有序聚集体的模板作用在构筑超分子功能性微纳米结构物质方面得到的广泛应用。所以,运用离子自组装的方法将表面活性剂与带相反电荷的有机小分子组装构筑成结构高度有序、功能各异的超分子纳米结构材
背景:  β-双酮类抗生素(β-diketone antibiotics, DKAs)是当前产量与使用量最大的药物种类。被广泛使用在人类及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畜牧养殖业等方面。人畜服用此类药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