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21世纪学生适应于自身及社会发展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与关键品质,全球范围内开始掀起一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浪潮。基于这样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自身对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文件,正式提出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一线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转化者,对于“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是否认同,对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而在这一科目的学习中承担引导者角色且多伴随着班主任身份的小学语文教师,责任尤其重大。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选取160位小学语文教师填写问卷,并对包括城市、县级、乡镇三个层次的学校内的12位新老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了小学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的认识现状,分析了其深层次影响因素,试图提出促进课程改革认识和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对策和途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指导下课程改革的认识现状:1.年轻教师对“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的认同水平较低。2.小学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较低。3.小学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实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4.学校骨干教师对“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有更高程度的认同。通过访谈得出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认同情况的主要因素有:观念层面: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师文化;家长的教育理念;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客观条件层面:教师的教学任务;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师培训。最后,提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认同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建议:加强教师课改主体意识;有效加强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建立并完善课程改革的外部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