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供应商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在企业利益相关群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交货周期和交易成本影响着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微观层面出发,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但鲜有文献充分证实了企业对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至于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企业基础资源理论,深入剖析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与研发绩效的内在机理,进而丰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国内制造企业提供提升研发绩效的实践路径和管理启示。本文围绕研究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1)以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切入点,梳理相关文献,厘清了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供应商参与和研发绩效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不足,以此整理研究思路,根据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2)基于文献归纳总结,深入挖掘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供应商参与和研发绩效的理论内涵,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基于文献研究成果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开展理论剖析,依据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包括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对研发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商参与在二者中起到的中介作用;(3)以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与研究绩效之间的影响机理。基于实证结果,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显著正向影响研发绩效,其中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过程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对供应商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供应商参与的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供应商参与对研发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二者维度之间均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信息沟通质量对研发绩效各维度的影响作用较小;(4)供应商参与在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与研发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中用,但信息沟通质量在供应商导向的社会责任与研发绩效的各维度之间没有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管理启示:(1)完善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增强履行责任的外部推动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明晰各方权责,完善奖惩机制,引导市场监管力量,促使企业在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上找到平衡点;(2)正确认识社会责任,积极拓展履责路径。企业需要摆脱“公益论”、“慈善论”的狭隘观念,正确认识供应商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组织制度,在法律、经济、慈善和伦理上有效履行社会责任;(3)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供应商参与。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亟需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深化与供应商的分工协作,培育集“强、精、专”为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搭建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加深企业间的信任程度,提高供应商参与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