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关系愈发受到重视。研究采用纵向追踪设计,探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发展趋势及相互关系,探讨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影响机制,希冀为高校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和启发。研究选取上海某大学2012级学生6个学院的学生进行4年3次的追踪问卷调查,2013年参加调查的学生有1699人,2015年1369人,2016年1054人,其中四年都参加调查的学生772人,女生633人,男生139人。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RS-11)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考察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模型与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9.68,p<.01),大三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大一(t=3.27,p <.01,Cohen’d=.13)和大四(t=-4.01,p <.001,Cohen’d=.13);心理弹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10.14,p<0.01),大一的心理弹性显著低于大三(t=-3.08,p <.01,Cohen’d=.14)和大四(t=-4.41,p <.001,Cohen’d=.17);生活满意度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9.93,p<.01),大三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大一(t=4.12,p <.01,Cohen’d=.17)和大四(t=-3.60,p <.001,Cohen’d=.14)。(2)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总体上彼此显著正相关(r=.12~.59)。(3)大一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预测大一和大四的生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大一的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分别预测大一、大三和大四的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在27.17%~44.78%之间。结论:大学生大学期间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存在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心理弹性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存在密切关系;社会支持可以作为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变量,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