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后血清磷水平及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趋势,寻找骨转移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对736份住院治疗的乳腺癌病历进行分析,调查其基本信息资料(发病年龄、身高、体重,月经情况等)、临床资料(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免疫组化结果 ,治疗方法等),实验室资料(血磷、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血液学指标)。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治疗前乳腺癌骨转移组与未发生骨转移组血磷含量无统计学差异,(t=0.71 1,P>0.05),而治疗后,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其血磷水平明显高于骨转移组,(t=-7.74,P<0.0001);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成组比较,骨转移组治疗后的血磷水平明显降低,(t=-57.43,P<0.0001),而未发生骨转移组治疗后血磷水平明显升高,(t=34.47,P<0.0001).又对治疗前后的血磷水平进行配对t检验,得到同样的结果 ,骨转移组治疗后的血磷水平明显降低,(t=2.63,P<0.05),而未发生骨转移组治疗后血磷水平明显升高(t=-5.66,P<0.0001).2.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尚未发生骨转移时其ALP、CA153、TPS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骨转移的病人,而治疗后ALP、CEA、CA199、CA125、CA153、TPS骨转移组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后血清磷水平明显降低,观察其变化曲线可以监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ALP、CA153、TPS可以早期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