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下游径流量不仅是东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源,还是维持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的重要水资源。为了黄河全流域的一体化管理,制定了引水限制条件和指标,比如利津站在低于50m~3/s 流量时不允许引水,分配给东营市的引黄量为7.8亿m~3。如果考虑到河口湿地生态需水和泥沙输移需要,利津站还要保持每年50亿m~3和150亿m~3的来水量。因为上述黄河引水的限制和东营市的缺水,首先要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满足不同用水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黄河三角洲的水资源管理需引入新的管理理念。适应性管理(M)考虑模型(Modeling)、监测(Monitoring)、决策制定(Decision Making) 和评估(Assessment)等步骤,通过学习(反馈)过程来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应当是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当制定多种方案促进实施。